在人间,行人道,道人间

超越真实性

悠然若雪 楼主
2025-08-29 15:48:46

“我站在无国之地”:自我疏离的开端
“当我凝视我的手——
一个与我有关却又陌生的存在——
我不属于任何国度,
我既不在这里,也不在那里,
我对任何事都无法确定。”


这首诗,是汉娜·阿伦特在1924年夏天写下的,那是她在德国马尔堡大学跟随哲学家马丁·海德格尔学习的第一年后。诗名为《迷失于自我》(Lost in Myself),反映了一种自我疏离感——那种对自身、对一切都无法确定的感受。

从很小的时候起,阿伦特就感受到一种内在的紧张:她内心深处感知到的“真实的自己”,与别人眼中的她,始终存在着距离。她年轻、聪慧,在一群德国同学中,因显著的犹太身份而显得与众不同。不难想象,年轻的阿伦特独自生活,拒绝上早课,下午则为了乐趣阅读荷马史诗。在公众面前,她是一颗明星,享受着同学们和教授们因她的美貌与才华投来的关注。但在私下里,在她的内心深处,她却害羞、安静,更愿意独处。

七岁那年父亲去世后,阿伦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父亲的书房中度过的。十四岁时,她已经读过伊曼努尔·康德的哲学著作、她未来的老师卡尔·雅斯贝尔斯关于《世界观的心理学》的著作,并自学了希腊语和拉丁语。到了十八岁,她离家上大学,躲进图书馆已不再是选项。她开始直面一个根本问题:在一个充满孤独感的世界里,成为一个“人”究竟意味着什么?内心深处,她感觉有什么东西尚未被发掘。“成为一个人,成为一个‘某人’,而不是‘无名之辈’,这究竟意味着什么?它比我本身更伟大吗?它是否具有更高的意义?” 她对着那只未来将写下20世纪最杰出政治理论著作之一的手,发出了这样的疑问。

0
0
收藏
投诉
Re:超越真实性
举报帖子
辱骂、低俗内容    未成年违规内容    广告及垃圾信息    虚假谣言    抄袭或未授权转载 其它

内容:
打赏
帖子:超越真实性
作者:悠然若雪

  引人入胜,望速更新

  精彩分享,感佩不已

  创作不易,聊表心意

  一路前行,再接再厉

  吾本善良,乐于施助

意见反馈
请选择反馈类型
网站建议 功能故障 其他问题
联系方式